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怎么做产品?



常年混迹于互联网圈和实体圈两种思维截然不同的行业,突然迎来互联网+时代感觉自己之前的积累逐渐起到了不少用处。尤其是传统行业普遍患有互联网焦虑症的今天,制造型企业如何从OEM转型做自有品牌是个非常大的难题。

电视广播报纸年代,消费者接触的媒体非常有限,可是当消费者迎来了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接收的信息量逐年暴涨,再加上媒体资源的分散,工业化时代的粗放式推广方式已经无法打动消费者。

品牌与产品的互联网化

互联网品牌的特点就是这个品牌所代表的服务或实体产品既是商家的也是消费者的,消费者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品牌主动寻求与消费者的沟通时消费者最终才会掏钱去为品牌买账。

工业化时代商家替消费者去想他们的需求,可互联网产品通过快速迭代与更新不断接近消费者的需求,做产品根本思路上的不同,最终会导致二者命运最终会走向不同的方向。比如小米做手机和格力做手机的最终结果必定不一样,因为小米是为了它的粉丝做手机,而格力是为它整个智能家居添加一个智能大脑,并不是在为消费者做手机。

奇虎360的老周经常感慨当年360特供机的失败,没有放下身段和消费者一起做产品,而自己闷头做的结果最终还是失败了。因为他觉得手机双核就够用了,可消费者就认4核的,他觉得路由器1根天线就够,可消费者就认为2根天线的好,成本没差多少,结果却差了十万八千里。喜欢站在行业制高点的同学们经常会拿苹果的产品说话,可是苹果就那么一家,乔帮主就那么一位,而且也已经去世了,跟他们比产品根本没意义,如果有人能打败他们,苹果早就没有今天了。

组织的互联网化

公司组织的重构原本以为是专业咨询公司的工作,到了现在,大部分的公司已经临近不得不变的境地。因为冗长的决策流程已经完全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了,等公司决定要做了,黄花菜都凉了。

创业公司或小组织的活力来源于快速变通,原本从上到下签百八十个字,变成了开干之前喊一嗓子,精英化的小组成员大大降低了分工时的沟通成本。大组织既提升了人力效率,提升了组织活力,也从整体上增强了组织的竞争力,能够更加适应市场了。

其实这样的形式早就出现,比如稻盛和夫提出的“阿米巴经营”理念及管理方式可以说是可以参考的范本,这种管理方式的特点是将企业划分为小集体-“阿米巴”,以各个“阿米巴”为核心,自行制订计划,独立核算,持续自主成长,“全员参与经营”。但这种管理方式的前提是企业已经有相对成熟的企业文化,每个员工知道企业的愿景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每个人都知道老板画的大饼长啥样),然后通过充分的放权与激励,实现企业的成功。

思维的互联网化

90后,00后作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他们的思维中本身就有互联网基因,他们渴望被尊重,他们渴望自由,他们不信权威,他们寻求自我,他们个性张扬,他们非常功利,他们缺乏信仰。这些互联网时代原住民的特点正是互联网原有的特点,互联网不存在绝对的中心,它是以“包交换”的方式连接的分布式网络,它遵循TCP/IP之类的协议,可仅仅与服务有关,无关权利与控制。

工业化时代的思维方式要么是中庸,要么是完美,可惜在互联网世界里这两者永远不存在。

每个人作为个体,是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节点,没有个体将永远无法形成舆论,所以重新发掘每个人的价值,而不是一群人的价值,将是工业化时代思维转化为互联网思维的最关键的一步。


微信公众账号:凤凰主义(Phoenixism)

评论
热度(1)

© 方崔永杰 | Powered by LOFTER